政  策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重点领域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依申请
公开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71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王自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技能培训实效性”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技能培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安阳市人社局作为“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职能部门,对您的建议非常重视,安排负责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部门专题学习研究,认为您的建议非常切合我市技能培训工作实际,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好的启发和帮助。现就我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情况向您汇报如下:

近年来,安阳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工作实际,按照培训、鉴定、取证“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压实责任、硬化措施、精准发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全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年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就业计划培训4.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2.7万人的174.05%,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新增各类培训260866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31512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01409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3.45%,165.37%,211.27%。

一、突出高位推动,构建条块结合组织体系

一是突出规格之“高”,提升工作格局。成立书记市长任双组长,36家市直部门、院校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组建安阳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专班,召开全市动员大会,提出明确要求。市人社局成立“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11个组,县级干部任组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各县(市、区),市直成员单位纷纷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凝神聚力,强力推进。二是突出调度之“密”,加大推进力度。坚持早谋划、早行动,根据各行业省定目标和各县(市、区)从业人员情况,对任务进行科学分解。通过“日报告、周调度、月通报”等方式,加紧推动工作落实。市领导亲赴县(市、区)督导调研,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带队上门通报、督导推进,选派正科级督导专员入驻县(市、区),跟踪推进建设工作,形成“市里带头干、县(市、区)比着干、部门一线干、机构加班干”的工作局面。三是突出重点之“围”,保障农民工群体。2022年认定农民工职业培训定点机构98所,专业设置涵盖了家政服务、保健按摩、建筑、服装、美容美发、餐厅服务、厨师、面点、电工、车工、焊工、汽驾、汽修、控掘、装裁等60余个专业,为农民工群体参加技能培训提供保障。四是突出合作之“需”,凝聚师资合力。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构建全市一盘棋的建设格局。充分发挥专业院校师资之力,推行“政校联动”“校企联动”机制,会同市财政、纪检等部门研究制定《安阳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院校培训费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允许院校从校企合作、社会培训评价等工作中获得合理报酬;鼓励吸纳各类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积极参与到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工作中,以自己的市场经验、创业经历,赋能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2022年市就业训练中心组织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4666人;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院校师资、设备优势,大规模开展评价取证9600余人。市妇联注重创新巧借力,挂牌成立“安阳市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妇女参加技能培训及等级认定搭建平台。汤阴县创新宣传方法,制作短视频20余条,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二、围绕质量提升,积极打造安阳特色品牌

一是围绕“一县一品”,擦亮安阳名片。制定印发《安阳市人力资源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到 2025 年底,全面形成“一县一品”特色人力资源品牌布局,遴选培育 10 个市级人力资源品牌,重点打造 “安阳康养”“林州建工”“中原艾工”省级人力资源品牌,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品牌。安阳九头仙艾业有限公司获批省级人力资源品牌培训示范基地,标志着我市人力资源品牌建设进入快车道。二是围绕“行业品牌”,体现行业特色。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行业特点,重点打造行业人力资源品牌,如残联打造“盲人按摩”、邮政行业打造“邮政物流”、商务部门打造“家政服务”和“电子商务”等品牌,通过重点培育一步步向更高层级的人力资源品牌迈进。三是围绕“竞技精品”,赛出安阳风采。制定印发《安阳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我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体系。市人社局联合市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举办安阳市“洹泉涌流杯”职业技能竞赛,真正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培。组织参加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动员26个职业院校、技校、培训机构、企业踊跃报名,组建团队144人,在全省参赛人数最多。我市参赛队伍共斩获各类奖项24个,在全省总积分排名第7位。

三、力推双证培养,构建完善职业培训机制

一是评价机构备案管理同时推进。全力推进评价机构建设工作,深入企业政策宣传,对我市所有符合要求的高等院校和中、高职业院校实现应备尽备。强化评价机构管理力度,制定印发《安阳市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管理办法》。目前我市新增各类评价机构123家,总量达到169家,其中,社评机构39家、企评机构93家、专项能力评价机构19家、院校18家,涉及评价职业(工种)119个,基本涵盖我市社会经济急需职业工种。二是力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评价。利用学生开学关键时间节点,动员各院校积极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组织学生评价取证,实现一人一证,甚至一人多证。2022年,我市院校新增技能人才4.0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65万人。三是围绕“量质双升”,推进证书信息上网。我市始终明确资格审查要严格、等级认定要规范、证书信息要完整”的总体要求。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技能认定证书信息上网工作目标任务,成为全省第一个将认定证书信息全部实现上网的地市,取证质量位于全省首位,真正实现数量质量同步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3年,我市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论述指引下,认真对标对表,找准差距补短板,主动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定位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三区五中心”的大局中,高质量推进我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加快打造新时代区域人才集聚新高地,为全市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实施持续贡献力量。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优化培训评价结构,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培训取证和促产业、稳就业更好结合起来,确保质量、成效。根据产业需求调整工作重点,提高一产取证比例,突出“四大千亿级”产业,持续推进各县(市、区)企业评价机构建设,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三产方面重点围绕“一老一小”社会需求,强化健康照护类等人才培养。

(二)进一步挖掘产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以品牌建设推动标准化培训、规模化输出,提升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能力。探索制定市级人力资源品牌认定办法,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产业人力资源品牌;结合我市文旅资源优势,打造非遗保护传承、特色手工艺、乡村旅游等品牌。深入开展“一县一品”特色创建活动,打造区域人力资源品牌,建设为就业名片、增收名片。 

(三)进一步完善技能竞赛体系,营造技能成才氛围。落实《安阳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试行)》,督促县(市、区)制定本地竞赛管理办法,全力筹备参加2023年4月份的第二届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通过竞赛,树立起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技能光荣的价值导向,引导更多劳动者参与到“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中来。